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综合精选网站首页综合精选

血栓形成的主要条件(血栓形成)

  • 综合精选
  • 2024-07-17 05:38:19
  • 来源:
导读 大家好,我是小业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血栓形成的主要条件,血栓形成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脑血栓的形成原因...

大家好,我是小业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血栓形成的主要条件,血栓形成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脑血栓的形成原因:     血管壁因素     血管壁的管腔表面由内皮细胞覆盖,成年人其总面积超过1000m2。

2、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十分复杂,可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、舒张功能,调节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,影响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来从多方面控制血栓的形成。

3、     (1)调节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    内皮细胞还可合成分泌内皮衍生松弛因子(EDRF),此因子具有广泛的缩张血管作用。

4、     (2) 抗凝与促凝作用     血管内皮细胞可通过胞膜表面的蛋白多糖、TM(凝血酶调节蛋白)、TFPI(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)等物质通过灭活血管内活化的凝血因子,或激活蛋白C,或防止血小板在内皮表面黏附等作用达到抗凝作用。

5、同时,血管内皮细胞可通过TF(组织因子)、vWF(血管性血友病因子)等物质激活凝血因子与血小板,达到促凝作用。

6、     (3)双向调节纤溶活性     血管内皮细胞可通过合成分泌t-PA(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)与u-PA(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)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,通过分泌PAI(纤溶酶活化剂抑制物)抑制纤溶系统。

7、     2、血液内细胞成份     血小板是血液循环中最小的细胞成分,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,平均直径2~3μm,受激活化后可发生变形,伸出伪足。

8、血小板内包含α颗粒。

9、致密颗粒、溶酶体等内容物,胞膜表面表达选择素超家族、整合素超家族、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受体成分。

10、血小板激活后可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发生粘附反应,血小板间可通过纤维蛋白介导相互结合发生聚集反应,同时血小板可通过释放反应将内容物释放入血,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。

11、另外血小板相互聚集为凝血因子激活提供了最适宜的膜磷脂表面。

12、     3、凝血纤溶系统     经典的凝血因子激活可通过内源途径与外源途径分别活化,经过层级放大的瀑布式反应最终激活纤维蛋白原,形成长链纤维蛋白,进而网络血小板等细胞成分形成血栓。

13、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,人们对凝血过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,内、外源凝血途径不是分开的,凝血因子的活化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,同时,血液内多各抗凝因子也广泛参与凝血活性的调节。

14、     4、血液流动    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和变形的一门科学。

15、血液黏度增加、血流速度变慢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,血流形式的改变有可能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,进而诱发血栓的形成。

16、     综上所述,参与血栓形成的四个主要因素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,由于发生血栓的部位不同,血管壁的特点及血流性质不同,造成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将有所不同,最终形成的血栓结构也会不同。
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