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综合信息网站首页综合信息
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”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”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何解
- 综合信息
- 2023-08-12 00:22:34
- 来源:
大家好,我是小小根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”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”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何解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昨夜西风凋碧树。
2、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这句词出自晏殊的《蝶恋花》,原意是说,“我”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,西风黄叶,山阔水长,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 蝶恋花① 宋·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,② 罗幕轻寒,③ 燕子双飞去。
3、 明月不谙离恨苦, 斜光到晓穿朱户。
4、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, 独上高楼, 望尽天涯路。
5、 欲寄彩笺兼尺素,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。
6、 译文: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,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,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,燕子双飞而去。
7、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,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。
8、 昨夜西风惨烈,凋零了绿树,我独自登上高楼,望尽了天涯路。
9、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,可是高山连绵,碧水无尽,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。
10、 疑难点注释:①晏殊(991-1055),字同叔, 临川(今属江西)人。
11、七岁能文,十四岁以神童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。
12、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,范仲淹、韩琦、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。
13、卒谥元献。
14、他一生富贵优游,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、花前月下,而笔调闲婉,理致深蕴,音律谐适,词语雅丽,为当时词坛耆宿。
15、有《珠玉词》。
16、 ②槛:栏杆。
17、③罗幕:丝罗的帷幕,富贵人家所用。
18、④朱户:犹言朱门,指大户人家。
19、⑤尺素:书信的代称。
20、古人写信用素绢,通常长约一尺,故称尺素,语出《古诗》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
21、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”。
22、 赏析点拨: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,情景交融,细致入微,感人至深。
23、上片重在写景,寓情于景,一切景语皆情语。
24、在诗人的眼中,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,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,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,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、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。
25、“罗暮轻寒”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,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,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,也是作者心之所感。
26、“燕子双飞去”,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,而且,燕之“双飞”更衬出人之“孤栖”。
27、不难想象,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、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,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!“明月不谙”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。
28、作者嗔怪“明月不谙离恨苦”,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——月已圆而人未圆,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、略致微词,乃是情理中。
29、 下片写登楼望远。
30、“昨夜西风”句,使固有的惨澹、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、几分凛冽。
31、西风方烈,碧树尽凋;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“望尽”,既表明其眺望之远,也见出其凝眸之久,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。
32、但“望尽天涯路”,不见天涯人。
33、既然如此,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。
34、 “山长水阔知何处”,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,给人情也悠悠、恨也悠悠之感。
35、” 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把此词“昨夜西风”三句和欧阳修、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,足见本词之负盛名。
36、 即第一境界为: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37、 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38、 第三境界为: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
39、 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说: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‘昨夜西风凋碧树。
40、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’。
41、此第一境也。
42、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43、’此第二境也。
44、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’。
45、此第三境也。
46、” 闲来无事,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,击节赞叹之余,心忽有所得:治学有三此境界,喝酒与灌水岂不亦有三此境界?试论之。
47、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
48、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这词句出晏殊的《蝶恋花》,原意是说,“我”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,西风黄叶,山阔水长,案书何达?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,做学问成大事业者,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,登高望远,瞰察路径,明确目标与方向,了解事物的概貌。
49、这自然是借题发挥,以小见大。
50、那如果按原词解,这几句是情感堆积、蕴酿期,是对下文“望尽天涯路”一种铺垫。
51、喝酒的这个境界,是寒喧之后,刚数杯下肚,酒气略微上升阶段。
52、此时,欢者更欢,愁者愈愁,不过,肚中纵有千番言语,表面上不大多“和风细雨”。
53、灌水的这个阶段是,刚刚“触”网不久的菜鸟雏儿,打字不快,技术不懂,骂架不行,所以,不管论坛(BBS)、聊天室,一般都比较“谦虚”,也不敢大动作灌水,还多是“新手上路,多多关照”之词,显得比较“礼貌”,比较“懂事儿”。
54、然而,从“菜鸟雏儿”到“灌水专家”的心态与资格,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。
55、 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: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56、”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《蝶恋花》最后两句词,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。
57、若把“伊”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,亦无不可。
58、王国维则别有用心,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不是轻而易举,随便可得的,必须坚定不移,经过一番辛勤劳动,废寝忘食,孜孜以求,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。
59、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。
60、那么喝酒的这个境界则是酒至酣处,心雄万丈、脸飞红霞。
61、此阶段,飞觞杯交,颐指气使,最来“感觉”的时候,嘴上豪言壮语:“干了!酒个嘛,水个嘛,喝个嘛,醉个嘛,倒个嘛,睡个嘛,干!”,“人生难得几回醉”,“人生几个秋,不醉不罢休”什么什么的,反正是狂语迭出,唾飞沫溅,一付一醉方休之气势。
62、灌水到这个阶段,“雏鸟”羽翼渐丰,铁喙坚硬,已进化成“鹰隼”级别了,打字飞快,论坛、聊天室也论“混”了个“脸熟”了,静时也还如处子,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”、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”,“粪土当年万户侯”的模样;动时则如脱兔,呀、哈、呵、吗、拉、吓,招式齐出,胡搅乱打,三峡决堤,水漫金山,一副“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”的架势。
63、 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: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64、”是引用南宋辛弃疾《青玉案》词中的最后四句。
65、梁启超称此词“自怜幽独,伤心人别有怀抱”。
66、这是借词喻事,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。
67、王国维已先自表明,“吾人可以无劳纠葛”。
68、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“境界”之第三,即最终最高境界。
69、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,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,做学问、成大事业者,要达到第三境界,必须有专注的精神,反复追寻、研究,下足功夫,自然会豁然贯通,有所发现,有所发明,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。
70、能引伸这个方面来,王国维的高明自为必说。
71、那么,喝酒的喝到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这个境界,那时的酒,从严格的意义上讲,已经不在是酒,而在一种“精神”了,长歌当哭,狂醉似醒,繁华销尽,浮躁渐去,李白的“斗酒诗百篇”,曹操的“人生几何,对酒当歌”,这些精华,都出自这一境界。
72、 原文:第一境界:晏殊《蝶恋花》 槛菊愁烟兰泣露,罗幕轻寒,燕子双飞去。
73、明月不谙离恨苦,斜光到晓穿朱户。
74、 昨夜西凤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75、欲寄彩笼兼尺素,山长水阔知何处! 第二境界:柳永《蝶恋花》 伫倚危楼风细细,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
76、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谁会凭阑意。
77、 拟把疏狂图一醉,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
78、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79、 第三境界:辛弃疾《青玉案》 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、星如雨。
80、宝马雕车香满路。
81、凤萧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82、 峨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
83、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84、 这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,其实是宋代一位词人将三首词的名句和在一起,这里只有两句,其实字面意思很容易懂,而其深刻的含义则表示人在一生中对自己所经历的坎坷的重新认识:当你功成名就时,再回过头看你走过的路程,你会发现一路的辛酸,都只为你坚定的目标!。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