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综合信息网站首页综合信息
无为法是什么意思(无为法)
- 综合信息
- 2024-06-08 14:05:31
- 来源:
大家好,我是小业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无为法是什么意思,无为法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
1、 无为法,佛教名词,梵文Asamskrta的意译,略称无为。与“有为法”相对。指不依因缘 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、无来无去、非彼非此的绝对。原本是涅盘的异名。大乘佛教,尤其是中国佛教,以无为法为诸法之本体,与“法性”、“真如”等为同一含义。
2、以 法相唯识宗为代表。该宗以修持境界立论,分无为法为 六种:
3、 ①虚空无为。指真如为显现空无的真理,真空寂 灭,远离各种障碍,犹如虚空。
4、 ②择灭无为。指凭借无漏 智慧的简择力,断灭一切烦恼而证得真如。
5、 ③非择灭无 为,简称“非择灭”。指真如本性清净,不因人的智慧简 择力达到寂灭后才显现出来。
6、 ④不动无为。指禅定进入 色界第四静虑时,不为苦乐所动的精神境界。
7、 ⑤想受灭 无为,又称“灭尽定无为”。指禅定进入无色定的无所有 处境界,一切染污心想及苦乐二受俱灭。
8、 ⑥真如无为。 即佛教所讲的真理、绝对、本体。法相唯识宗突出真如 无为,认为前五种无为都是“真如无为”的不同显现,这 在佛教哲学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。
9、 有为法与无为法,有何差别 ?
10、 有为法就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。
11、 无为法就是无因缘造作的理法,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。
12、 这是有为法与无为法一般之见识,有为法可说事相方面而言,无为法可说理体方面而言。
13、 若站在中道实相义而言,有为法与无为法是不二的,离开有为法就没有无为法,离开无为法就没有有为法,有为无为不一不异,何以故?因为无为法建立在有为法之上,有为法由无为法而彰显故。
14、 大般若经云:“有为界不见无为界,无为界不见有为界,何以故?非离有为施设无为,非离无为施设有为故。”
15、 无为,是《道德经》中的重要概念。其意为:道,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,职责范围以内的事,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;职责范围以外的事,一概不做。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,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。《明道篇》有诗云:“自然之道本无为,若执无为便有为。得意忘言方了彻,泥形执象转昏迷。身心静定包天地,神气冲和会坎离。料想这些真妙诀,几人会得几人知。”《道德经》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。第三章称“为无为,则无不治”。无为是顺应自然,不妄为的意思。杜光庭称:“无为之理,其大矣哉。无为者,非谓引而不来,推而不去,迫而不应,感而不动,坚滞而不流,卷握而不散也。谓其私志不入公道,嗜欲不枉正术,循理而举事,因资而立功,事成而身不伐,功立而名不有。” 由此可见,道家的无为,并非不求有所作为,只是指凡事要“顺天之时,随地之性,因人之心”,而不要违反“天时、地性、人心”,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。 老子的“无为”学说,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来理解,其实这是错误的。从《道德经》的全篇哲学理念的反映,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,无人为之为,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。按现在通常的说法,无为,就是科学的作为,就是合理的作为,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。其实现代词汇里的“消极”和“积极”,都是以讹传讹被人们约定俗成地误解了。消极,就是消除偏执和极端,是非常对头的行为;积极,就是强化偏执和极端,是非常错误的行为。既然已经以讹传讹,实在无可奈何。只望细心研究的人,读到此处,知道有人纠正即可。 《庄子》则将无为推衍到帝王圣人的治世中,认为“虚静恬淡、寂寞无为者,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。故帝王圣人休矣”,不过帝王应该“以无为为常”,而臣下却是要“有为”的。“上必无为而用天下,下必有为为天下用。此不易之道也”。另外,《庄子》又认为养神之道,贵在无为。《刻意》篇称“形劳而不休则弊,精用而不已则劳,劳则竭”,“纯粹 故宫 无为 康熙 而不杂,静一而不变,惔而无为,动而以天行,此养神之道也”。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